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专业硕士生,哪些人“更焦虑”

 作者:高耀 曹连喆 来源:365体育投注: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5/27 8:51:58 字体大小:

再过两天,就将迎来“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如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科教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外相关研究指出,研究生群体经历的焦虑、抑郁及情绪困扰问题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有研究估算,上述问题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发生率在13%~47%之间,该比率是一般人群的2~6倍。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在经历深刻转型,在硕士生教育层面的主要表现是从以学术人才培养为主,转向兼顾学术人才和专业/应用人才培养的格局。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专业硕士培养规模已超过学术硕士,其培养类别和领域也得到了极大丰富。

然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问题和难题也逐渐凸显。而通过对专业硕士生自我反映的焦虑问题及焦虑来源进行全面分析,可以更深入地揭示我国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求改进的相关政策建议。

2022年,北京大学365体育投注:博士教育研究中心针对全国582所学术硕士培养单位和550所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的硕士毕业生离校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硕士在读期间的焦虑程度要明显低于学术硕士,但在专业硕士生内部存在分化。

分专业类别来看,医药类焦虑程度最高,人文类、工程类、农林类居中,经管类最低。按照具体专业领域,护理硕士在读期间的焦虑程度最高,而工程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商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硕士在读期间的焦虑程度最低。

本次调查结果同时显示,专业硕士在读期间的焦虑来源主要集中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就业问题及经济负担等方面。分专业类别看,在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领域,专业硕士生有关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焦虑发生率最高,超过60%;在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领域,专业硕士生有关就业问题的焦虑发生率最高,超过30%;在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领域,专业硕士生的就业焦虑发生率最低,而医药类、艺术类专业硕士生的经济负担焦虑发生率明显更高。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相关数据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与一般高校相比,“双一流”高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感知到的焦虑程度显著更高;与人文类专业相比,经管类专业硕士生感知到的焦虑程度显著更低,而医药类专业硕士生感知到的焦虑程度显著更高。

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程度(相对于不满意)能显著降低专业硕士生的焦虑,实践基础、实践导师、实践满意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而参与科研项目和学位论文形式考核均显著增加了专业硕士生的焦虑程度。

如果将目光对准学生个体,我们发现女性专业硕士生感知到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男性。同时,与普通招考(非调剂)群体相比,调剂生和推免生的焦虑程度显著更高,未婚群体比已婚群体的焦虑程度更高,在读期间获得奖励则能显著降低焦虑程度。

在专业硕士生主要焦虑来源的影响因素方面,本课题组进行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双一流”高校就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就业焦虑发生率明显更高,但对毕业设计和经济负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更低。与人文类相比,经管类、工程类、农林类及医药类专业硕士生对完成毕业设计的焦虑发生率显著更高,工程类、农林类、医药类专业硕士生对就业问题的焦虑发生率明显更低,但医学类专业硕士生对经济负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更高。

同时,我们还发现专业实践参与对焦虑具有“双重影响效应”——既能显著提升专业硕士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焦虑发生率,又能显著降低其对就业问题的焦虑发生率。

有意思的是,不同类型焦虑的发生率还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男性对就业问题的焦虑发生率明显更低,但对经济负担的焦虑发生率则明显更高。此外,推免生的就业焦虑发生率明显更高,调剂生的经济负担焦虑明显更高。与已婚群体相比,未婚群体的毕业设计和经济负担焦虑发生率明显更低,但就业焦虑发生率明显更高;家庭背景方面,第一代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和经济负担焦虑发生率明显更低。

与学术硕士培养相比,我国专业硕士的培养历史相对较短,培养经验相对不足,亟待在培养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凝练共识、创新培养模式。

当前,国内专业硕士的生源构成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学生的就读动机多元,年龄段分布也较广,部分在职专业硕士生的学习时间无法完全得到保障。同时,一些招生单位的专业硕士培养经验并不丰富。在个别专业类别中,专业硕士培养及考核中对学术硕士的“路径依赖”特征较为明显,某些培养单位面临师资、实践、投入等多方面的条件约束。

与学术硕士相比,专业硕士更侧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性知识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具有特殊的复杂性,需要突破高校单一培养主体的局限,更依托于相关行业的深度参与。因此,提升专业硕士培养质量需要探索真正能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多主体激励机制。

总之,深入调查了解专业硕士在读期间的焦虑来源、焦虑类型及其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性,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窥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短板及面临的挑战,从而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建议提供政策依据和参考。

(作者分别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Copyright ? 2014 北京今日创见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京ICP备 1404747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44号